《金剛經》講座(3)

主講法師

見岸法師

《金剛經》的內容與「中品般若」相符合的有五個地方。第一、佛有五眼。第二、菩薩莊嚴佛土。第三、大身。第四、重利他行。第五、二諦說。

首先說明「佛有五眼」,經文第十八分云:

「『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肉眼否?』『如是!世尊!如來有肉眼。』『須菩提!於意云何?如來有天眼否?』『如是!世尊!如來有天眼』。……」,依序說明佛具足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。與「中品般若」部類的經典一樣,例如《放光般若經》、《摩訶般若經》裏面都有提到佛有五眼,也就是說:大乘佛法開始提到佛有五眼是在《般若經》初期的《金剛經》和「中品般若」,表示此教說出現得很早。

第二是「菩薩莊嚴國土」:

強調菩薩的修行,經文第十分:「『須菩提!於意云何?菩薩莊嚴佛土不?』『不也,世尊!何以故?如來說莊嚴佛土者,即非莊嚴,是名莊嚴。』」還有第十七分亦提到菩薩莊嚴佛土之事,各位誦《金剛經》的時候請多留心一下。

第三是「大身」:

大身一語出自於「中品般若經」的序分。大身是什麼呢?我們先看《金剛經》第十分經文:「須菩提!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,於意云何?是身為大否?須菩提言:『甚大世尊。何以故,佛說非身,是名大身。』」那麼什麼叫做非身?什麼叫大身?這裡沒有解釋,只是用比較法,在第十七分再一次提到大身:「須菩薩!譬如人身長大。須菩提言:『世尊,如來說人身長大,即為非大身,是名大身。』」“長”要唸ㄔㄤˊ,不要唸ㄓㄤˇ。ㄓㄤˇ大是指增高、增大,是動詞,在此處是形容詞,要唸ㄔㄤˊ。前面講「人身如須彌山王,是身為大不?」,是說人身很長、很大,像須彌山那樣,但是它並非真正的大身。到底什麼是「大身」?它是在形容一個人的身相莊嚴,可是身相莊嚴為什麼不名為「大身」?因為本經裏面講的「大身」,是指得法身大士之大身,此身不能以有限的相去看待他,所以在「中品般若」裏面有提到,三千大千國士中,有人的德行特尊,它的色相非常光明,而且威德巍巍。「威德巍巍」是形容這個人的色相,外相非常的高大、非常的莊嚴,而且非常的光明,譬如須彌山王一樣。在佛教宇宙觀裏,須彌山是三千大千世界裏面最高的山,以此為喻,人的外相特尊,威德巍巍、光明奇特,就好像須彌山王一樣,普通的山都比不上他。《中品般若》的譬喻與《金剛經》是一樣的。

什麼人可以修到外相莊嚴、很有威德,讓人看到就會被攝受?只有法身大士。什麼人叫做「法身大士」?就是要證得「法」性「身」的「大士」,「大士」指菩薩,什麼人可以證得法性?以別教來講,須證得七住以上的菩薩;圓教則須八地以上的菩薩。其實七住、八地的不同,是因為判斷一個人修行的時候,圓教比較直入實相,故稱「圓」,一旦能直入實相,他證的階位就比較快。如果以聲聞法來講,就要證得無我、斷我執、證無分別智,證得無分別智就是證得法性身,證得法性身就叫大身。故《金剛經》講的大身是要從有相來看它的無相功德。這是本經與中品般若相合的第三個地方,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念。

第四是「重利他行」:

比方剛剛講的莊嚴國土,以及化度眾生,都是《金剛經》特重菩薩行的地方。例如第三分講:「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:所有一切眾生之類─-若卵生,若胎生,若濕生,若化生……若非有想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」這就是菩薩度眾生的願力,也即是此處所說的利他行的總說,這段經文是要回答第二分的問題:「應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?」

那麼菩薩應該如何降伏其心?這心是什麼心?煩惱心、雜染心。怎麼伏?就是發大願,用發大願來伏這個小我的心、我執的心、自私自利的心。發什麼願?發要讓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的願,就是讓他們都能成佛,至少能出離三界。所以在《金剛經》的經文中,清楚地說出這種以發願利他來斷煩惱的方法。

第五、「二諦說」:

就是從世俗諦與勝義諦二方面講世間真相。什麼叫世俗諦?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一切事物,包括有形的山河大地、鳥獸昆蟲,乃至於無形的思想、文化、觀念、語言、科學、歷史等,都叫做世俗諦。講到「無形的」,不要只想到鬼,鬼是屬於有情生命,我講的無形物是指思想、文化、觀念等等,所以不論是有形相的無情物或是有情物,或是無形相的文化、觀念、語言學等都是屬於世俗諦,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所有的常識世界。

佛陀說世俗諦,有「正世俗」和「倒世俗」二種。

「正世俗」是指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切事情。

什麼叫「倒世俗」?是指顛倒的事情,比方說陽燄、龜毛兔角等。

前些日子臺灣曾發現一隻烏龜長毛,所以這成語受到挑戰了。若是去絲路、撤哈拉大沙漠等處,會看到海市蜃樓,其實那是陽光的折射,此時不能往前去,去了就會迷路。陽燄呢?就是夏天時看著前方的柏油路,會有一股熱氣上升,熱氣升到攝氏40°以上的時候,會反射出一些光、一些顏色,甚至一些形狀,那就叫陽燄。那是真的還是假的?假的。可是有沒有看到?有!這就是倒世俗,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切。

在世俗諦中,有些很容易判斷出來,知道它是顛倒的、不正確的,尤其是倒世俗;有些並不容易分辨,例如感冒了,有人告訴你要吃鐵粉就會好,你會信嗎?不會信嘛!可是人很奇怪哦!如果這個說法是所謂的「藥籤」,是由某某神明開出來的,有人就信了,這都叫世俗諦中屬於倒世俗的部份。不容易分辨的是正世俗。例如有人講:有太陽、月亮的存在,而且是永恆的。如何跟他說沒有太陽、沒有月亮?以佛法來看,太陽跟月亮是假象的,非真實的。何以故?原來地球、月亮並不是一直在那裏,是一直在變化,不是初一、十五月圓月缺的那種變化,而是每一秒都與前一秒不同;而且本來沒有這個星球,經過因緣和合才形成,未來因緣不具足,就會消滅,此即「生住異滅」四相。本來沒有地球,現在有,但不保證它未來持續有。這個觀點在科學界已經開始在驗證,就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論,宇宙本來什麼都沒有,經過宇宙大爆炸之後許多億年才開始形成星球,科學家們已經開始預計幾千萬、幾百萬億年以後,地球也可能會爆炸,什麼都沒有了。所以在科學家還沒有發現之前,佛陀就已經說:我們所看到的萬事萬物都是虛妄的。

至於「勝義諦」,是必須要從世俗諦再進一步去觀察、體證的。好像一個人,他有透視眼,他去看穿這世間的一切相背後的真相,如實去看一切事,就會看到勝義諦了,那是用心眼看的、是證悟的,所以叫現證慧。不是另外有一個勝義諦在等著我們去修證。所以要依世俗諦而證勝義諦,是必然的。

《金剛經》就是在講二諦的關係。因為一般人不能一下子就能明白世間現象是顛倒的、無常變化的、虛幻不實的,所以要先承認說有這些世間現象。世俗諦是說明有相對的是非因果存在,人們在此原則定理之下,生活才會有秩序;之後再告訴我們,這些現象都是因緣和合的假有,在這假有的背後,要說出一個道理來,就是無自性的空性,透過空性的了悟,讓我們不去以自我的執著去追逐外在的人事物,產生彼此的痛苦。本經經文就是如此明白的說明、分析這樣的關係,例如:告訴我們所謂「人」,並非有真正「人」的存在,正觀他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構成的,每一個大也是再由微細四大構成,先承認這個假有,再分析說這個假有是不斷的組合,如此才是真正認識了「人」的真相。所以說由世俗諦而證入勝義諦。

 經文中三句論法就是在說明這樣的思維之路。我們舉例來講:「所言一切法者,即非一切法,是故名一切法。」第一句「所言一切法者」就是指我們所聽到的、所看到的、所學的、所成就的,屬於世俗諦,這叫做一切法。第二句說「即非一切法」,是從勝義諦來看。說我們看到的這一切法都是緣起假合的。它是這樣破除對境界的執著,可是現象還是存在的,所以最後說「是故名一切法」。在知其無自性空的當下,並不執理廢事,不否認現象界的存在,二諦圓融之中道,如此去體會一切法的真實相。三句論法就是這樣的層次。第一句先講我們認識的對象、客觀的東西是什麼,承認世俗諦的假名;第二句「即非什麼……」是從第一義諦、勝義諦來講它的非真實不變,要破除它的有相,破除它的實在性;第三句是不破壞緣起假施設,現象界這些還是存在的,宛然而有,隨俗而說,所以「是名……」。這是《金剛經》裏面很重要的一個重點。

以上是談《金剛經》與「中品般若」相合的五個重點,也是《金剛經》的五項內容。除了這些之外,《金剛經》還有二項的特色。第一、重如來德。剛剛提到重菩薩的利他行,不只是如此,本經也重如來德,所以講如來的地方很多,這是其他經典不一定有提到的。

講到如來德,可以從五方面來講。

第一個就是「離一切相」:第五分:「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」,這個地方就在講如來是離一切相的,不僅離一切相,我們也無法從認識外在之相去證見如來,所以「佛不能於色身相中見」的。它要破除我們眾生對如來的執著,除了「不可以身相見如來」之外,第十三分亦云:「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」,不僅講身相,還包括三十二相,還有第二十分「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」,「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」,還是講不能從色身見如來。

第二個是從音聲言:第二十六分有我們常聽到的偈頌: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」。這四分的經文都是從如來「身相」講。

第三個是威儀:不僅不能從色相、聲相見如來,也不能從威儀中見。什麼叫威儀,就是第二十九分的那句話「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」。在此我們會想到廣欽老和尚臨終時的那句名言:「無來無去,無代誌」,或許還是出自於《金剛經》的體會,有人就以這句話來論廣欽老和尚是非凡夫之輩、非等閒人啊!當然,也必須從他平常的修為、德行,還有一些事蹟當中,看出他是一代高僧的示現。

第四個如來德是什麼呢?是「佛是說法者」。第二十一分:「若有人言,如來有所說法,即為謗佛」。有些人不明瞭此句之意,有所誤會,認為不需說法、不需聞法,其實並非如此。詳細內容我們講到那一分的時候,會再跟各位說明。

第五個是講「佛是度眾生的人」。第二十五分提到: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,我當度眾生,須菩提!莫作是念,何以故?實無有眾生,如來度者,……」事實上,在現象界、世俗諦中,釋迦佛是以四十九年的時間,度了許多眾生,但是佛並不會去執著自己「度了許多眾生」,若是這樣想,表示仍未離執著,如何能稱為究竟解脫之聖者?我們讚嘆如來為天人師,是在於他化度無量眾生的那份慈悲願力,那份特德。

第六個如來德是「如來有五眼,能知一切眾生」。五眼我們剛剛有講了,從經文可以看到如來「能知一切眾生」,「爾所國土中,所有眾生若千種種心,如來悉知」。所謂眾生的心,「如來說諸心,皆為非心,是名為心」。這又是一個三句論法。以上六點就是《金剛經》裏面提到讚歎如來功德的重點。

《金剛經》最後一個特色「重塔」。這個特色和《法華經》一樣,何以重塔?經中說「般若法門甚深難懂」,前面講的那些契入勝義諦之法,相信很多人不是能夠真正的明白般若的離相、無相法門,所以就先從方便入手,引導眾生對般若起信心。在般若法門的發展中,方便法門有二:一是讚歎般若功德;二是提倡「書寫、供養、施他、諦聽、自披讀、受持、為他說、諷誦、思惟、修習」十法行,用這些方便來引導眾生對般若起興趣、信心,這樣才能進一步去悟解離相、無相的智慧。所以在第十二分有講到:「須菩提!隨說是經,乃至四句偈等,當知此處,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,如佛塔廟。」《法華經》二十八品中有三品提到類似的經文。本經說:只要有人受持這部經典,乃至四句偈,這個地方就應該供養,因為這個地方就如同供養佛舍利的塔廟,何況有人能夠受持、讀誦,這個人是成就第一希有之法,因為經典所在之處,則為有佛,這些內容與《法華經》是一樣的,這也說明了《法華經》與《般若經》之間有一定的關係。

還有本經亦說「供養」,不僅要尊敬此經,還要對之供養。第十二分:「須菩提!在在處處若有此經,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,當知此處則為是塔。」《般若經》已經從佛舍利塔,進一步談到經塔〈就是供養經典的塔〉。哪裏有弘揚此經的地方,就應該要起塔,大家對之恭敬、作禮、圍繞,以諸花香而散其處。大乘佛教在印度時,散花、繞塔的風氣很盛,乃至於後來傳到西藏,有所謂的轉經塔,這又是一個演變。從本來建一個塔供養「佛身舍利」,到有經典所在之處須起「法身舍利」塔,去繞塔,或是用香花來供養塔,都是具足無量功德。到西藏的轉經塔,轉一圈就功德無量、消災延壽,不僅寺廟會做很大的經塔讓信眾轉,手上也會有一個小的,轉一轉可以消災祈福。剛開始《金剛經》沒提到消災延壽等功德,為了讓眾生起信心,而有如此的演變,所以我們必須知道,佛教界的一些信仰的儀軌、信仰的習慣,要從從經論中,去看出它的來源在那裏。今天就跟各位討論到這個地方。下個禮拜開始,我們直接了解進入經文。從經題「金剛、般若、波羅蜜」三個名詞之意義,來跟各位做討論、分享。
〈待續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