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剛經》講座(9)

主講法師

見岸法師

李秀敏 / 李瑩 整理

[二、許說]

        上禮拜講的是請說的部份,今天要講許說。佛陀先允許須菩提提出問題,然後他要詳細說明。我們從下面的經文開始:

        經文:「善哉!善哉!須菩提!如汝所說:如來善謢念諸菩薩,善咐屬諸菩薩。汝今諦聽,當為汝說。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,應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!唯然,世尊!願樂欲聞。」

        這段經文很長,事實上只有兩個重點:一個就是佛陀先讚歎須菩提這個大哉問,讚嘆問的很好,故說「善哉!善哉!」,「善哉」一詞,有很好、不錯、讚許的意思,是一種肯定、讚美的表達。而台灣的戲劇,每逢有出家人的角色,一開口就是「善哉」,甚至有戲謔的感覺,我有時會想,若要提升社會大眾對佛法的正確信解,首先要從文化界人士學佛開始,尤其是媒體人,因為普世大眾的資訊,大多數是來自於電子媒體。如果編劇能夠學佛,才能編出不對佛教誤解或戲謔的劇本,從電影、電視、影劇、舞台劇等等開始改善,慢慢引導大眾產生正確的觀念。

        「善哉!」有肯定的意思,所以佛陀說須菩提讚嘆如來是對的,如來確實是善護念,善咐屬諸菩薩。「汝今諦聽」指出要專心一意的聽好喔!「當為汝說」,說什麼呢?就是回答發阿耨三藐三菩提心者,應如何住?如何降伏其心?是允許他的請問。

[諦聽]

        「諦聽」指應該用下列兩種條件來聽法:一、真實心。二、審思。「諦」有真實的意思,「汝今諦聽」就是用真實的心來聽。什麼叫真實的心?就是「踏實、實在」。我實在要學,我實在要問,不是客套說來師父這兒聽課,沒有提出問題好像很不好意思,怕別人說自己不認真,為了應酬而提出問題是不對的。真實的心就是:在學佛的過程中,確實有不了解的地方,不論問題是淺還是深,有疑就應當問,不要覺得不好意思。上次有一位同學問我:「師父!我想請問一個很好笑的問題。」我說:「是你好笑,還是我好笑?還是這個問題好笑,…」他說:「沒有啦!就是覺得自己學佛那麼久還問這種問題,好像很淺。」同學們好像覺得問題簡單,對不起師父啊!這樣的想法有點奇怪,提出問題不是為了師父吧!其實簡單的我才會回答。而且什麼叫簡單?什麼叫難呢?因人而異!真實的最重要,不要管它是難,還是簡單,那不重要,重要的是這個問題我不懂,這是真實心。

        真實也是「正直」的意思。聞法的動機是正直的,不是來問難的,不是來考試的,不是拿一把尺來丈量師父講經厲不厲害。我前幾年第一次去馬來西亞弘法時遇見過,在台灣其他道場也有同樣的情形,就是擺明了要來看看這位小師父在講什麼,這樣的心態就不能叫做諦聽,因為不正直,是要來考試的,甚至有的是要來抓師父講解內容的漏洞,好出去對外宣傳說:「你看,那位師父哪裏講錯,我都聽得出來。」要表示什麼?表示他比師父厲害,因為師父講錯我都知道。這種不真實、不正直的,誤人也誤己,使別人也產生不正直之心。師父本來就不是聖者,有時候難免會講錯,我們可以討論,可以提出來說:「師父!這樣講好像不太對。應該如何如何。」如果確實有錯,我會向各位做個訂正;如果是有所誤解,我們可以找出資料、古德的注釋來討論、說明,大家共同來研討。我們用這種心來聽經、研討就叫真實心,不是用攀緣妄想之心來學習。什麼叫攀緣妄想?我常跟幾個比較熟的幹部同學講,如果你們來聽經,是因為師父這邊人少,我們來給他捧場,讓它看起來人很多,用這種捧場的心態那就免了,因為這是攀緣心,不正直也不確實。這就是《楞嚴經》講的「汝等倘以緣心聽法,此緣亦緣。」「緣」是攀緣,「倘」就是尚且,也可以是如果、何況的意思。如果以攀緣心來聽法,好讓師父講經弘法的地方看起來人多一點,這樣的聽法,「此緣亦緣」,聽到的法也只是攀緣的法,不是真實的法,不是可以解脫之法,還只是世間的人情之法,這是不對的,佛弟子不能有這種觀念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前曾經有同學跟我講說,某人邀他去體育館,或某紀念堂聽經,他實在不想去。我說:「你不想聽就不要去呀,為何生煩惱呢?聽經應該是很快樂的。」他說:「不是啦!是他們講某法師老遠來高雄講經,人少太難看,所以要我一定要去。」這樣的想法就有問題了。我相信那位法師並沒有要弟子們去找很多人來捧場,可是弟子們為了護持師父講經,就到處請人家去聽,然後請到對方生煩惱了。如果要在佛法中得到利益,心念是很重要的,沒有歡喜心、求法心、至誠之心而聞法,是得不到法寶的,這就是我要提醒他注意的地方,我們說「入寶山,不得空手而回」,如果別人邀約怎麼辦?調整我們的心情,不要因為他們來約我們,我們才去呀!我們要調整心態,心想:「既然有法師千里迢迢來這裏弘法,我們應該要去聽法,要求法,這是身為佛弟子應該做的事情;而且每一位法師都有他修行得力之處,今日要將他的經驗及智慧教給我們,這是多麼難得的事,應當珍惜。」觀念一轉,得到的利益就不一樣,功德也不同。所以不論同參道友邀你去做什麼事,培福也好、聽經也好、參加法會也好,不能有一絲一毫勉強,也不能有一絲一毫是去捧場、做人情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諦聽還有第二個意思就是審思。「諦」有專注、思惟、詳審的意思。「詳」就是詳細;「審」就是觀察、審慮。所謂審察的意思,是指在聽經聞法的當中要注意聽,不只要注意聽,還要去聽懂每一個字、每一句話說的什麼,明白之後再去思惟,這樣才能稱為審察。就像辦公,一個案件呈上來,你要看清它的內容,每一句話都要看懂它,所要交辦的事情要怎麼作,人數多少,時間要對,有什麼要注意的事等等,都要留心,如果會錯意或是疏忽,就會做錯,影響到別的人、事。對不對!這就是審察的意思。所以《大智度論》中有一句話說:「聽者端視如渴飲,一心入於語義中。踴躍聞法心歡喜,如是之人可為說。」這是說做一個弘法師,或是做一個說法者,不論在家出家,說法時要注意什麼樣的人、什麼樣的態度,我們才可以說法給他聽。聽者必須要「端視如渴飲」,渴求聞法的心,在身業上充分表現出來,色身要端坐,直視說法者,端正的來聽法,像口渴的人很想喝水,就如同現在的各位坐在座位上,很認真地、期待地注視著法師說話一樣。意業就是「一心入於語意中」,一心就是專注的意思,專注在所聽聞的法義中、專注在佛法的語言當中。舉個例子:有時候上完課,同學來到我的辦公桌旁請問問題,因為辦公桌離門口很近,常常會有同學出入,我面向門口,不太受影響,反而是提問題的同學受到很大的影響,我在回答他的問題時,常常轉過頭去看看是哪位同學走過去了,這時候我就會停下來,因為他的心跑掉了,我說得再多也沒用,沒聽進去,下次還是會問同樣的問題,不如先不說,等他回神過來,可以專注時再說。聽者要端視如渴飲就是指要有專注、投入、期待的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各位到任何道場去請法師開示的話,要端視法師,但是要看哪裏?一般的談話禮儀都是注視著對方的眼睛,也可以注意他的嘴巴或表情,這樣有個好處就是比較不容易聽錯話,用觀察輔助聽覺,一來不失禮,二來不會胡思亂想,第三又不會聽錯意思,這時候即使人很多,也能夠聽得很清楚。當我們去參加八關齋戒、禪修或者法會活動,如果有法師在開示,不要閉著眼睛坐在那兒,眼觀鼻,鼻觀心,一付入定的樣子,因為這是一種不尊重對方的態度。這種身業所表達出的訊息是:你講你的,我聽我的。就是這種感覺、這種味道,所以千萬不可如此。第一個重點就講到這裏。

[如是]

        這段經文的第二個重點就是「如是」,請看講記P.32/2。佛陀首先講「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應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」,其實這是肯定句。「如是」是說:「應該這樣」,如《法華經》中提到:「惟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。所謂諸法,如是相、如是性、如是體、如是力、如是作、如是因、如是緣、如是果、如是報,如是本末究竟等。」,十種如是。這「如是」就是「本來如此」、「真實如此」、「應該如此」的意思。參考祖師大德的注解,「如是」總共大概有三個解釋,講記中亦有,只是解釋的比較白話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個解釋就是:「開啟後文」。為下面的經文做一個開始,這個叫做「依言般若」,依著從文字來談般若,即從以下的經文來談般若。下面的經文就是「如是降伏其心,如是住」的內容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個解釋是:「如上之文」。剛剛是與下文有關,現在是與上文有關。所謂「承上啟下、承先啟後」之意。這叫「離言般若」,離開語言文字來談般若。什麼叫離開語言文字?就是序分裏面講的:世尊,食時,持著衣持缽,入舍衛城乞食,飯食訖,洗足,之後鋪好坐墊,開始打坐等生活動作。「如上之文」就是指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項,這是指離言般若,也就是說菩薩發菩提心之後,應該在這日常生活中安住,在生活中降伏其心。各位慢慢去體會要怎麼安住、怎樣降伏其心。佛陀的回答就是如此簡樣,事實上最簡單、最驚訝的回答就是這樣子了。不用講太多,就只是生活中的智慧。所以古時候禪宗有一句偈說:「終日穿衣,不曾掛著一根紗。終日吃飯,沒有咬到一粒米。」整天穿衣服,有沒有穿到一根線、一絲紗?沒有。整天吃飯,有沒有咬到一粒米?這怎麼可能?我一天吃三碗飯,怎麼會沒有吃到一粒米?它是在講,生活中吃飯、穿衣、睡覺是必要的,但是在吃飯、穿衣、睡覺當中,安住其心,降伏其心,降伏執著之心,安住在不取相的智慧之中。不要整日想著要吃什麼好料理、穿什麼款式的華服,一天到晚都在這些物質欲望中去百般計較,千般思量,這就不是般若智慧。反之,在生活中能夠不住相,就能離煩惱、離執著,達到法空慧的境界,這個就是「離言般若」。所以愈有修行的人,他就愈沒有架子、愈平實,絕不會奇奇怪怪的,用奇怪的言行表示他自己多有修行時,你就要注意了!例如:吃飯時要擺什麼姿勢,走路時要有什麼派頭,道場中哪個區域是他的專用之處,要特別圍起來,閒雜人等請勿靠近,萬一有人不注意走進去,好像就是罪業無邊,弟子們看到他,一定要如何跪、如何坐,他才要與弟子講話等等。有些人就是這樣,不管在家的老師,或是出家的師父,派頭挺多的。但是奇怪的是,愈奇特的言行,愈有人相信是修行了得,不會作怪的人,就會讓他人感覺沒什麼。這是大錯特錯!愈有修行的人,其實他的生活是愈平常。我們注意去觀察,一些老和尚,道風嚴謹,智慧深遠,戒行清淨,生活卻很平常,例如印順導師,我曾經聽說過一個有關他的故事:有人說導師喜歡吃花生米,侍者每天早上都準備一碗稀飯,再配上一碟花生,有時候也會有其他的小菜。每天都一樣。有一天,有一個人去向導師禮座的時候,跟導師談到此事,導師笑一笑說,其實這是個誤會。是因為他在妙雲蘭若閉關時,弟子們很想要盡心照顧導師,就問:「師父呀!你早上喜歡吃什麼?」導師不想讓人家麻煩,就說:「花生就好,簡單就好!」大家以為老和尚喜歡吃花生,就每天讓他吃花生米。其實導師是怕弟子早上起來還要炒菜,太辛苦、太麻煩,所以簡單一碟花生就好了。導師就是這樣一位體恤晚輩的人哪!這麼可愛的老人家,不會擺架子,一定要如何如何。曾經有人說,老修行脾氣大,脾氣不大就不叫老修行噢!這並不是正確的,如果脾氣大,就不是真正的修行,不能產生智慧。這是第二個解釋-─如上之文:就像前面講的那樣子的生活方法,在生活中安住,在生活中降伏我們的心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三種解釋是從理來講。從理來講會比較理論性。「如是」有「生佛一如,莫不皆是」的意思。「生佛」就是眾生與佛,「一如」的「如」就是如同、相同。「莫不皆是」,指沒有不是這樣的。這二句話是在講成佛的可能性。眾生與佛的差別是從緣起相對性來看,但是從空性的究竟理體來看,眾生與佛是一致的,所以叫「生佛一如,莫不皆是」。人要能夠體會到這點,要是上根器的人,有如同舍利弗的智慧才會體會到,我們說「在佛不增,在凡不滅」,《金剛經》要講的空性之理,其實有這個意義存在。實相空性之理,對已覺悟的佛陀而言,不會增加;眾生在煩惱流轉當中,很苦!可是這個空性之理,不會因為他很苦而減少。也是因為有這空性之理的存在,我們才有希望,可以透過修行而轉凡成聖;如果沒有這個空性之理,佛就是佛,眾生就是眾生,眾生怎麼可能成佛?眾生與佛不一樣,我們就永遠不可能成佛了。眾生與佛的不一樣,是指這個外表緣起相不一樣、智慧不一樣、慈悲不一樣,菩提心不一樣、染淨心不一樣;但是這個究竟實相的空性之理,在眾生與佛的身上是一樣的,既然是一樣的,我們慢慢修行,把煩惱、執著斷除之後,就能如同佛一樣的清淨,這是「生佛一如,莫不皆是」的意思。如果再進一步講,一切法都是如此,不僅僅是如來與眾生如此,一切法都是這樣,在大乘經典裏面不僅要證我空,還強調法空,不僅是五蘊身、內六根是法空,外六塵也是法空,這樣的大乘空性思想,慢慢的透過《金剛經》顯現出來。

[總結]

        「如是」有這三種意思。第一,指佛陀要往下講,要解釋「應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」的意思。因為還要聽佛陀用語言來開示,所以是下根器的人。第二,是指前面釋迦佛所示現的平凡的日常生活,這個很平凡的日常生活,也就是如是的意思。要能夠理解釋迦佛日常行為當中就具足般若,並不是很容易的事,所以必須是具足中根器的人。第三,從理來講「生佛一如,莫不皆是」,這是講實相般若的理體。這種空性是一致的,眾生與佛都相同,這是如舍利弗、須菩提這樣的上根器者才懂,所以才會說「唯然,世尊,願樂欲聞」。這個「唯然」也可以表達說:須菩提他聽到佛陀講「如是」的意思,他就能夠契合到釋迦佛的心意,說「啊!我了解了」。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夠聽到釋迦佛您再講,再詳細的說明,所以說「願樂欲聞」。讓眾生,讓所有與會的大眾,都可以聽聞。

        在這一小段裏面,科判是「許說」。釋迦佛聽了須菩提的問題之後,答應要說。可是就在佛陀讚歎須菩提的過程當中,還有要他注意聽的過程當中,其實就把所謂般若實相的內涵,由淺到深講出來了,這般若實相的內涵是深者見深,淺者淺。我們今天就講到此,下週再繼續講佛陀正式回答一個菩薩摩訶薩要如何發心、如何安住其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