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剛經》講座(10)

主講法師

見岸法師

李秀敏 / 李瑩 整理

照印順導師的科判,甲二正宗分是從第二分開始,分成二大段:乙一般若道次第〈第二分~第十六分〉、乙二方便道次第〈第十七分~第三十二分〉。般若道部份又分二:丙一開示次第及丙二勸發奉持(第十三~十六分)。開示次第有:丁一的須菩提請說與丁二佛許說(第二分);丁三的正說(第三分~第十二分)。

  正說次第有三──發心菩提、伏心菩提及明心菩提。我們在第一次討論整部《金剛經》的結構時,與各位提過,這三種菩提是菩薩道的修道次第。一般言菩提心是分成世俗菩提心與勝義菩提心二類,發心菩提屬於世俗菩提心中的願菩提心;伏心菩提就是世俗菩提心中的行菩提心;明心菩提是勝義菩提心。

〔三、正說:(一)發心菩提〕

  我們先來看第三分的發心菩提,經文是:「佛告須菩提:『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:所有一切眾生之類──若卵生,若胎生,若濕生,若化生,若有色,若無色,若有想,若無想,若非有想非無想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。何以故?須菩提!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』」這是整個第三分的內容,整段都在講發心菩提,還是心意上的發願,從第四分開始才是伏心菩提,說明作法,這已經是從實踐面來談利他行。

  「菩薩摩訶薩」是什麼意思?就是大菩薩。前面講「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應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。」的「善男子善女人」是指凡夫還是聖者?你們為什麼會認為是聖者呢?我們不是「善男子善女人」嗎?其實佛經裏面提到的「善男子善女人」就是指四眾弟子,所以這裡是指已發菩提心的凡夫菩薩。既然是凡夫,何以講「菩薩摩訶薩」?因為有些經典是從證果來講,故稱菩薩摩訶薩,這時就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薩;可是如果從發心來講,菩薩是指三乘菩薩,摩訶薩指的是一乘菩薩,也就是說唯一大乘,《法華經》講的「唯一大乘,無二無三」這個就是摩訶薩的意思。在祖師的注解裏面提到,一個菩薩可以稱為摩訶薩,從果位來講要初地以上;如果從發心來講,是發大乘心的人。從《金剛經》第二分與第三分的前後文來看,這裏的菩薩摩訶薩是從發心來講的,也就是一乘菩薩,發了大乘心的菩薩。

  有時候去道場,師父會很親切地稱呼你:「菩薩摩訶薩!」就是讚歎你修道廣大,願意做人家所不願做的事情;但是如果我們做了不太對的事,讓別人又好氣又好笑,就會說反話:「你這個菩薩摩訶薩啊!實在喔!」這時候就不是在講發心的問題了,這樣的口氣是在說這個人不知道怎樣形容。語言實在是沒有實性的,同樣的幾個字,會因為人的心情、想法不同,說出來的意思是南轅北轍的。但是經典裏這段話講的是剛剛發大乘心的菩薩,應該如何降伏其心,請看導師的講記,書中的經文句子有標點符號,斷句清楚,方便我們理解,「應如是降伏其心」的後面是冒號「:」,表示要用下面的願來降伏自己的心。

〔降伏其心:離四相〕

  此處要注意「降伏其心」,是降伏著相的心,降伏執著眾生相、人相、壽者相、我相的心。在降伏這個執著的心之前,要先講為什麼會有執著?執著從何而生?有執著才需要降伏,沒有執著即不需要降伏。為什麼會有執著呢?可以從二個層次來說:首先就是要發大心。菩薩發心,即是發大悲心,因為悲心深重故,欲度一切眾生,而且是「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」,發出這樣的願心才能稱為菩薩摩訶薩,也就是剛才講的大乘心。再者,一般凡夫都還沒有斷我執,他發大心之後會著相在這個大心上,心念著:我要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。就開始著眾生相,認為有許多被度的眾生,有度眾生的我在努力,這樣的心是妄想之心,是染著之心,是未降伏的心,所以經文說:「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度者」,告訴我們實在無一眾生可度,這就在降伏眾生被我度的心。所以此處的「降伏其心」,是在降伏「有一個我,有度許多眾生」的心。

  由此可知,第三分在強調二個問題:第一、菩薩摩訶薩應該要發大心度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,無餘涅槃就是入佛道;第二、實無眾生得度者,即不著眾生的四相。先有第一項才會有第二項,如果不發願要度一切眾生,就不會著度眾生的相,因為凡夫發心難免著相,故要無相,要降伏這個著相的心。

〔眾生類〕

  接下來講一切眾生分成三類,經文有「各種眾生之類」。「類」就是類別。第一大類是從產生的方式而分,眾生產生的方式有:卵生、胎生、濕生、化生。卵生,從卵而生;胎生是先在母體中成熟後才出生,人以及大部份的高級動物,都是胎生;那麼濕生是什麼?是水裏面的生物,需要水份而生,比如微細昆蟲、蚊子等;化身者一般而言是天人及地獄眾生。第二大類是從物質性的形體而分:「若有色若無色」,「有色」就是欲界和色界的眾生,有形相;「無色」就是無色界的眾生,無形無相,只有心識活動。第三類「若有想,若無想,若非有想非無想」,這是從心識活動的方法來講:「有想」是欲界和色界的眾生;「無想」是指從色界第四禪天無想天以上,叫做無想。這個「想」是一種意識造作,我們的心識比較粗糙,粗顯的心識造作,但是無想天以上不是說沒有心識,而是很細微,所以叫「無想」。「非想非無想」就是所謂的「非想非非想」,也就是無色界最高處──非想非非想處的眾生,此類眾生因為定力太深,所以心識非常微細,沒有粗想,但是也還有細想。為什麼?如果沒有細想,就應該證無相、無分別智,即已離三界了!可是因為還有細想,還取著三界的想,所以不能解脫。這是從心識的粗糙跟細微來看,叫有想、無想、非想非非想。以上講「眾生之類」。

  至此可以看出:一位菩薩發心,所緣的對象不只有人,還要度六道裏面任何一道的眾生。因為在六道的眾生,本質上都是苦難的。天界的眾生也是苦難的,享樂盡了,還是要墮落惡道;甚至天界的眾生不能聞法,沒有法樂,只有禪定之樂。以佛法的角度來看,只有禪定之樂,沒有法喜,他還是苦難的眾生,還不到寂靜涅槃的境界。所以一個菩薩發心,他看到的需要度化的眾生是這麼廣大,可是發大心之後,要落實在生活中的時候,要先從什麼地方開始呢?可以從與我們最有密切關係的人或動物開始,其他道的眾生因為看不到,無法掌握,發心不易;但慢慢地還是要緣六道眾生,把這個廣大的願圓滿起來,而且終極目標都是「皆令入無餘涅槃」。

[無餘涅槃]

  什麼是「無餘涅槃」?先說什麼是涅槃?涅槃就是滅苦。滅掉種種苦迫就叫涅槃,經典裏面涅槃大部份都用一些形容詞,比方說不生不滅、離生滅,或是清涼、離熱惱、消散、離束縛等等。這些形容沒有苦迫、沒有煩惱的境界,就是涅槃。最常用的就是「寂靜」、「寂滅」,內心不再有煩惱的生滅,各位可以查辭典或是《阿含經》,《阿含經》裏面很多說明涅槃的形容詞。但是簡單來講,涅槃是指:內心沒有煩惱、自在的狀態。內心沒有煩惱的自在解脫狀態就叫涅槃。所以它不是在我們內心之外有一個涅槃,而是就在我們內心的造作當中,把不好的成份去除掉,所呈現出來的那個美好的成份就是了。導師在《講記》裏面說到涅槃有二種:有餘(依)涅槃與無餘(依)涅槃。書中這「依」字有個括號( ),表示有時候這個字可以省略。「依」就是生命的所依,「有餘依」就是還有色身。證涅槃的阿羅漢,他內心的狀態雖然是沒有煩惱,可是他還有身體存在,因為這個報身還在,所以過去所造的業因還會有機會受報,但是他受報而不生煩惱、不造業。比方說目犍連最後被亂棒打死,這是他色身所受的報,乃因過去世的業力成熟了,所顯現出來的果報,可是他的心不受色身疼痛的影響。我們說身跟心是相依相存的,可是證到阿羅漢的人,身受心的影響,但是心不受身的影響,所以目犍連被外道拿棍棒毆打的時候,色身很痛,可是他的心不生煩惱,因為他的心已經到達涅槃的境界,自在解脫,不再生惱,不再有不好的想法,於是不再造業,也就離生死輪迴了。阿羅漢不受後有的意思在此。反之,未證涅槃之人,心受身之影響,因苦迫而生煩惱,一起心動念,就是不善的念頭,因煩惱而造業,一旦造業就會輪迴。簡要言之,所謂有餘涅槃,就是指阿羅漢雖證涅槃,但還有老病死身苦,色身還是會敗壞,如同佛陀,在老病死的狀態之下,他的心清涼自在,沒有任何的憂惱。

  另一種「無餘依涅槃」就是沒有色身了,捨身而入法性,沒有身心的束縛,也就不再有自己與他人的相對關係。菩薩發願,是要讓一切眾生都入無餘涅槃,而且這個無餘涅槃,導師在《講記》中說是三乘共入,菩薩最後也會歸於此。但是在度眾生的階段,菩薩並未入無餘依涅槃,而是安住在「無住涅槃」。

  什麼是「無住涅槃」?又稱為無住處涅槃。這是屬於大乘的涅槃,依《成唯識論》言,涅槃有四種:有餘涅槃、無餘涅槃、自心清淨涅槃、無住處涅槃。有餘涅槃與無餘涅槃上面已說明過,這是共聲聞的,三乘都有。自心清淨涅槃,在原始佛教、部派佛教時代並沒有很明確的提出來,但《增一阿含經》中有提到自性清淨心,或許可以說自性清淨涅槃是從自性清淨心來的。它的含義是:一切諸法是為客塵煩惱所覆障,其本來是自性清淨,此清淨自性又稱為真如,具有無量微妙功德,無生無滅,湛然如虛空,一切有情皆平等共有,離一切相而無有分別,能所皆泯絕,這種涅槃,唯聖者始能自內證之。第四種是大乘特有的思想,什麼叫做「無住處」?前面說過阿羅漢如果證入無餘涅槃,不受後有,就不會再來三界與眾生結緣,所以阿羅漢要度化眾生,皆是在他活著的時候才能做到,一旦進入無餘涅槃,就沒有機會再緣世間苦難的眾生而教化之。而無住處涅槃不一樣,菩薩雖證得涅槃,但是他不要入無餘涅槃,要發願再來世間行菩薩道,所以在大乘經裏面有一句話形容菩薩是「不住生死,不入涅槃」。「住」就是安住,為什麼不住生死?凡夫因有煩惱執著,所以住生死流轉不得解脫,菩薩已斷一切煩惱,不會輪迴生死,但是為了度化眾生,還是要再來世間,此時得生命並非因煩惱業力而感召的異熟果報,而是依願力而來受生的,所以雖在生死中,卻不為生死所束縛,這種情形稱為不住生死。

  菩薩和聲聞最大的差別就是在這邊,因為悲願的驅使,菩薩雖然本可以入無餘涅槃,出三界而不再輪迴,得最清淨自在,但他不願只為自己離苦,更心繫苦難眾生,希望能與眾生一起解脫。因此菩薩若證初地以上,可以隨願往生,這個時候其悲願無盡,生生世世常行菩薩道,這個「住」就是執著、染著、束縛的意思,菩薩不再被這個生死所束縛,他是依願力而來的,所以不住生死;可是也不入涅槃,不會依所證的究竟,遠離三界的眾生。

  《講記》第36頁說「菩薩安住無住大涅槃,即此無餘涅槃的無方大用,能悲願無盡,不證實際罷了。」「無方」就是沒有邊際,「用」就是功能,意思是說:這個無餘涅槃可以發揮無邊際的廣大功能,讓一個菩薩安住在無住處涅槃。因為他能夠悲願無盡,不證實際。什麼叫「不證實際」?不是說這個菩薩不實際,在世間語言中,不實際是什麼意思?就是比較離開現實,不符合現實狀況。但是這裏不證實際是不證入無餘涅槃的究竟解脫。所以一個菩薩的安住無住大涅槃,與阿羅漢的無餘涅槃是否相同?不相同。二者皆斷盡煩惱,證得法性,但因有沒有悲願而有不同。阿羅漢悲願不強,一旦證得法性,就會離三界,可是有悲願的菩薩,證入法性之後,會把清淨的涅槃化作無邊的大用,把其功能充分發揮出來,不染著世間一切法,而去度世間的一切眾生,這叫做「無方大用」。所以是心量廣大的問題。

  既然菩薩的悲願如是,為什麼經文中說「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」,而不是令眾生皆同菩薩一樣安住無住涅槃?因為眾生根機不同,並非每個人都能發菩提心,所以無住涅槃但指菩薩;而無餘涅槃是通三乘的,出世間的聖者皆得以證得之,依《法華經》說,三乘是同入法性,同得解脫的。本經也是,所以是「通教三乘」,而「但為菩薩」。

[聽法、說法心態]

  下面就要開始談「降伏其心」。怎麼樣可以把執著心降伏?如果依前面的經文來看的話,菩薩發願度眾生,三界六道各種各樣的眾生都是在他所要度化的範圍當中,因此未證空性的菩薩難免在心性上會產生慢心,認為自己度了很多人,眾生是因自己而得到利益。我們反省看看,周遭的修道人,不論是出家師父或是在家的老師,有時候會覺得某人在言談中,還是沒有辦法跳脫這種心情。舉例說,我前二年去馬來西亞演講時,曾聽居士提到:某某法師從台灣到馬來西亞的檳城弘法,當地的佛教徒,就要趕快去發動很多人去聽講,為什麼?因為師父說至少要一萬人以上去聽才去,可是一萬人要去那裏找啊?只好趕快發動佛教徒們去聽,否則對不起師父。我覺得這種想法對修行人而言,是一個陷阱,什麼陷阱?他沒有做到《金剛經》講的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」。我們從二方面來思考這個問題,首先說聽法者的心態。一般人乍聽這種邀請時,多從光明面想:老遠請師父來弘法,不要說種種的費用,就是事前事後也要動用許多居士來發心護持,而且好不容易請到這位法師來,因緣多麼難得、殊勝等。我們通常都是這樣子看待這件事,對不對!於是對人說:很難得啊!法師很忙,很難得請到他,這是大家的福報,所以你們一定要來。當主事者鼓勵大眾聽法,是站在求法的立場,由於師父有很好的法,要跟他學習,這樣的心態是對的;但是,反過來說,如果背後的動機,是因為人少的話太難看,那就不對了,依這種心念來聽經聞法,是沒有功德的。一念之差,結果就相距很遠。不論是出家眾或是在家居士,只要在佛法上有所研究,以及有修行的體驗,不背離佛陀教法的正見,我們就可以向他請法,不是說:居士要支持居士,居士弘法我們要去聽,那就如同前面說的:那是我們的師父,師父弘法我們要去捧場,同樣是不對的,非佛法正見。所謂心念之差就在這個地方,這是從聽法人的角度來說。

  若從說法的人而言,各位以後有因緣,被請去演講或分享佛法的心得時,如果現場人不多,不要認為我一定很差,所以只有十個人來聽。其實十個人來聽,代表自己的演講很差嗎?不一定吧!從因緣法講,也許是沒有廣宣,知道的人少;或是今天剛好有別的更吸引人的活動在舉行;或是題目訂的沒有吸引力等等諸多因素。自從我開始學習弘法到現在,也有十三、四年了,聽眾最少的一次是六個人,但是我有個信念,就是:幾個人來聽都沒有關係,只要自己真心誠意的與大眾結緣,盡到講說佛陀正法的責任,有用心去做這件事就好,弘法又不是在做業績,所以不要在意人數。其實每個人的法緣不一樣,像天台智者大師很有智慧,他剛開始講經時,很少人去聽,後來兩三百人聽,到最後一千人來聽,這時候他卻不講了,有人就覺得奇怪,請問智者大師說:大師您現在法緣正盛,一開講座就有好幾百個人來聽,甚至上千人來聽,您為什麼不講?智者大師回答說:以前幾十個人來聽法,都可以得到利益,幾百人來聽法,有一半以上的人可以得到利益,現在千人聽法,得到利益的卻少之又少,講那麼多幹嘛,所以不講!後來大師就閉關去了,那時候他才三十四歲,有智慧的人是這樣看待事情的,他是看在座有多少人得到利益,而不是有多少人來聽。所以一個菩薩發大願要度眾生的時候,絕對不要用量化的方式來看待自己所結的這些法緣,那會很辛苦。

[眾生性空,生佛同體]

  「實無眾生得度者」重點在什麼地方?是在「無眾生」還是「無眾生得度」?它的重點不是在「無得度」,而是在「無眾生」。《講記》第36頁第二段第四行講到:何以「不見有情」,就是「實無眾生得滅度」,沒有一個眾生得到滅度。「不見有情」有二個意義,課本上講的只有一個,就是「因菩薩觀緣起相依相成,無自性可得,通達自身、眾生身為同一空寂性,無二無別,不見實有眾生為所度者。」意思也就是說,諸法性空,眾生、菩薩都是諸法之一,故也是本性空,是無自性,所以菩薩在發願度一切眾生的當下,要以這個眾生性空的理則來降伏自己的心。

  為什麼「眾生性空」?因為每一個眾生都是因緣和合,就人而言,是五蘊和合,所以叫眾生,既然本性是空的,在空性的當下,每一個人的業力不同,有成為人的,有成為動物的,有成為惡鬼的,所以沒有一個實在性的東西。今天我們是人,來世不一定當人,所以在六道裹面,每一個眾生每一世都不斷在轉換他的生命體,每一個人都不同,當菩薩可以看到這點時,他就不會說:我度了那麼多眾生,因為沒有一個眾生是實質不變的,今天度這個眾生,到他下一世的時候,就與這一世不同,所度的是哪一個眾生。而且原來此世的眾生到那裏去了?今天你們來上課,我們這一世結這個法緣,下一世再轉世投胎,剛見面時,不見得認識對方,對不對?那麼如果我執著說:你們都是我的學生,等到下一世的時候,我卻找不到學生,你們都到那裏去了?這是著我相、眾生相。所以菩薩看透這個問題,乍看之下度很多人,事實上沒有人被他度,這是眾生性空的緣故。

  還有另一個理由,在《金剛經》的注解書裏有提到,是從如來藏思想的立場來談《金剛經》的,就是「生佛同體」的觀念。什麼叫「生佛同體呢」?眾生與佛同一個本體──法身,二者的法身是一樣的。這個法身在佛來講,就是如來智所通達的法性,他所證到的實相就是法身,這是清淨無染的。這個法身在眾生身上也有,可是眾生還沒有覺悟,因此凡夫身上的這個法身,就叫做「如來藏」,也就是「如來胎藏」或是「藏如來」之意,藏著如來的法身。換句話說,在眾生身上有一個法身的因性在,但被煩惱覆蓋,所以叫如來藏。這是從因地來看,凡夫身上有這個如來藏,亦是有成佛的可能性,有如來藏才會成佛,在佛身上叫如來,在凡夫身上才叫如來藏,這就是法身。法身是佛與眾生都共同擁有的東西,也叫法性,也叫法界。如此來看,當身為凡夫的時候,法身沒有減少,成佛之後,法身也沒有增加,故稱為「不增不減」。《心經》說「不增不減,不垢不淨」,就是談這個觀念。這樣來看的話,哪有眾生被度啊!為什麼沒有眾生被度?因為眾生與佛是無二無別的,所以「不見有情」。這是第二點「生佛同體」的觀念,是從如來藏的思想來說明。

  但是因為《金剛經》是般若思想的經典,般若思想並沒有談如來藏,是以祖師之注解,我們必須去分辨是否有符合本經的正義,從這裡更可以知道導師的《講記》只談「眾生性空」,是純粹以此經之精神來解釋經文的。這也是為什麼要花一些時間說明這二個重點?是要各位去留意思想的不同。

  「降伏其心」是要降伏什麼心?《講記》第36頁倒數第5行說到,降伏執著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的心。要降伏這個心,才能夠安住在菩提心上,不能降伏這個心,就不能夠安住;不安住菩提心,就不叫做菩薩,因為已經離菩提心了,而菩提心是菩薩的基本要素。如果能離四相,就叫降伏執著的心。

  今天先講到這裏,下禮拜再講解四相的意義。前面會講得比較詳細,因為剛開始時有些觀念講詳細一點,後面的經文就比較容易理解,因為觀念都通了。大家不要覺得怎麼進度那麼慢,這是因為有些觀念要先澄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