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剛經》講座(13)

主講法師

見岸法師

李秀敏 / 李瑩 整理

〔(三)明心菩提-勝義菩提心〕

〔2.眾生久行乃信〕

        今天的進度是第六分,是屬於明心菩提的第二部份:「眾生久行乃信」。第五分講「約七地菩薩定慧均等」,可以證得無分別法性,證得無分別法性的時候,不需要從身相見如來,已經知道如來的報身、色身都是有為,真的能夠常住不退的是法身,這是從七地菩薩所證悟的情況來講明心菩提。第六分開始談眾生的學習,這一分就與我們比較有關係,因為要知道如何修行,才有可能達到離相無住的境界。

[問證信者的資格]

        經文:須菩提問佛言:「世尊!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,生實信不」?這句話有意思是在「頗有」兩個字。照字義來講,「頗」是「很」的意思,「很有」二字的意思不是很明白,但可以說是「有沒有」,台語比較像是「甘有」之意。「言說章句」是指第三、四、五分所講的道理,就是從發心菩提到伏心菩提,到明心菩提的過程。整句經文的意思是:須菩提問佛:「有沒有眾生聽到佛陀剛剛所講的這些道理,可以生起實在的信心?」這裡的實信是證初果的意思。至於如何才能生起真實不變、不退轉的信心,這點稍後再解釋。

        這句話透露出須菩提的慈悲與擔憂,擔憂什麼?如果依佛陀之前所講的內容來看,要能夠證到明心菩提的人,是大根器之人。因為利根之人才有可能發菩提大願,廣修六度,證到七地菩薩,所以須菩提說「頗有眾生能……」。眾生是指凡夫菩薩,須菩提擔憂凡夫菩薩不能對此甚深之法生信,故提出此問,這是他的悲心所在。意思就是說,如果凡夫眾生不能夠照這個道理來證得無生法、證得明心菩提,那麼世尊剛剛講的法如何能利益一切眾生呢?須菩提問這問題的目的是要解釋有能信者,以及實信如何生。

        實信,在聲聞法中,即證須陀洹(初果),得四不壞信,又叫四證淨,大乘是見道淨心地,又名歡喜地,十地中之初地。在聲聞法裡面,有二種不同根機的人,一是隨信行,一是隨法行。「隨信行」是從信仰入手而得證悟的人,他對佛法僧三寶以及戒的信心很大、很深,以信忍心開始,進而信求,最後得證信,證悟到不退轉。因為信心深刻,常常思惟三寶的功德及戒功德,所以對佛、法、僧、戒能夠得到不壞的信心,不壞就是不退,是不墮三惡道的信心,所以叫不壞信,又叫「四證淨」。只要證到四證淨就叫須陀洹,或是「不墮法」。《相應部》的經文說到:「諸比丘!具備四法之聖弟子,即成須陀洹,不墮法,決定成正覺者。」證淨,舊譯為「不壞淨」,即正性決定,什麼叫正性決定?正性就是法性,決定可以悟到法性,而且他的見解、觀念、見惑,已經完全斷除,故名正性決定,也叫正性離生,就是能夠見到法性者,決定可以離開生死輪迴。正性離生證初果的人最多再人間天上往返七次就可以證阿羅漢,而且在《雜阿含經》卷二十中有提到訶梨聚落主長者,修四不壞淨,增修六念處,得阿那含〈三果〉,所以稱為決定,這是第一種隨信行人。第二種隨法行人,以法來作為初步證悟的叫隨法行。隨法行的人要修什麼?修四聖諦,所以他是斷見惑得須陀洹。這是不一樣的修行方式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們為什麼講信行?請看《般若經講記》第46頁倒數第2 行:「這是般若相應的證信,非泛泛的仰信可比」。什麼是證信?就是證悟,透過修證而得來的信心。仰信呢?你只要信仰就好,有一個純潔的心、虔誠的心去信就好了,這種仰信不是修證來的。依般若道次第來分,對三寶的信心分為三種:信忍、信求、證信,這三種合稱為「淨信」。信忍之前有「順信」,順信就是隨順著一般的信仰,淨信是清淨善良的信心,是佛法特有的。

一、信忍:這個「忍」,就是可,是深刻的理解。理解佛法後,內心生起信心。這個信心是由理解來的,不是人家說什麼就信什麼,是自己思考過的理解,也是理性的,不是迷信的信心,此時稱為信解位,與勝解相應。二、信求:求就是願、精進的意思。信求是因為有了信心之後,要更精進去修行,完成目標,越接近目標,信心就越增勝,這叫解行位。三、證信:就是依我們的實踐、修行,去完成初果的修證。它是現量的、現證的,有證淨的通達,所以是修證位。經文所講的實信,是到了第三個階段證信,不是信忍,也不是信求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須菩提擔憂的是,真的有眾生只聽佛陀前面所說的三個階段,就能生起實信,就能證到初果?這不是那麼容易的。要證到初果,在佛陀在世就難能可貴了,何況到末法時代,這是須菩提的問題。

[戒慧具足]

        佛陀如何回答呢?請看《講記》第47~49頁,這四段是輾轉說明。首先佛說生實信、證初果是可以的,但是有條件的,什麼條件?就是要戒慧具足。

        經文:佛告須菩提:「莫作是說!如來滅後後五百歲,有持戒修福者,於此章句能生信心,以此為實。」「有持戒修福者」,即是戒慧具足。佛陀說「莫作是說」,就是提醒我們不要輕視眾生,雖然證初果不容易,但是也有人作得到。也不一定需要善根利智,只需要持戒修福;而且是在如來滅後後五百歲,不一定要佛陀在世就可以有這樣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先說「如來滅後後五百歲」,此句醞涵很多道理。為什麼要講「如來滅後」,不講佛陀在世?因為須菩提的問題,沒有說世尊涅槃後,有沒有人能這樣生實信。但是佛陀為什麼要回答如來滅後?他是依著前面「可不可以身相見如來」的教說來的。其中具有三個意義。

一、讓凡夫警覺如來是會生滅的。如來為什麼會生滅?生滅就是有為生死,我們都會生死。如來的報身、應化身會生滅,所以叫如來滅後。如來不再示現他的報身、應化身,是要我們警覺如來會生滅,最圓滿的聖者都會生滅,何況凡夫,所以要把握機會持戒修福。

二、能夠得到實信,雖然只是正性決定而已。但是要能夠真正見法性,或要證阿羅漢,就必須要見到佛的法身,不是因為見佛的報身、色身而見法性的。所以強調在如來滅後,還是有人可以修證得到正性決定,可以證實信,表明不是佛陀住世,依佛陀的色身、報身的相,來證實信、得初果,而是只要能依著法去修持,就可以證得。

三、從《金剛經》後面有關於見如來的經文來看,如來的應化身或是報身,還會因眾生不同的因緣來顯現,我們只要用功,就能夠見到如來。《法華經》才會講佛「常在靈鷲山,及餘諸住處」。如果我們具足虔誠的信心,然後努力修行,我們還是可以見佛。所以佛陀講如來滅後第三個意義,其實是要讓眾生,生起精進之心,你如果想要見佛的話,就要精進不懈。

        這個「五百歲」怎麼解釋呢?我們看《講記》第47頁倒數第4行,導師解釋:「從歷史上看:佛滅五百年後,迦膩色迦王治世的時代,大乘教法,廣大流行。般若經也說:『五百年後,般若經於北方當作佛事』。所以,深信此難信法門,確乎是有的。」般若經在印度北方很流行,是在佛陀涅槃五百年之後,所以我們要相信般若法門確實是有的,而且要相信眾生可以依著這個法門而得正性決定。導師這個見解是從歷史來講,是指釋迦佛滅後五百年,這是第一個解釋。

第二個解釋,則依一般的註解說。有說佛法分三期:正法、像法、末法,三者怎麼分?每一部經典講的都不太一樣,如果依《大集經》來講,從釋迦如來涅槃的時候開始起算一千年叫正法時期;正法之後一千年是像法時期;二千年之後,就進入末法時期。末法有幾年?《大集經》講一萬年,所以佛陀涅槃到現在是二千五百多年,剛好是末法的前五百年,應該是進入第六百年了。除了這種說法之外,在註解書裡面,有關這個問題,還有其他的解釋,以下就不同說法做一個整理:

第一、導師是依歷史來看,就是佛涅槃後五百年,不談正法、像法跟末法。

第二、佛陀涅槃後的第一個五百年叫作前期;第二個五百年叫作中期;第三個五百年叫後期。所以如來滅後後五百歲,就等於指如來涅槃後的一千五百年。一般的註解都是這樣講的。

第三、是指末法時期的前五百年。因為是如來滅後後五百歲,第二個「後」字是指末法的末,所以「後五百歲」就是末法的五百年,依《大集經》而言,也就是我們這個時候。但此說的結果會有所差異,因為各家對於正法、像法是五百年或一千年有不同的看法。

第四、道源長老最特殊,他認為是末法一萬年的最後五百年,就是在九千五百年後的那五百年。

        你們認為那一個說法比較有理?是如來滅後的五百年?還是如來滅後的一千五百年?還是二千五百年?若把每五百年分作一個階段,第三個五百年就等於一千五百年,是末法時期的第一個五百年,或是末法時期的最後一個五百年?看經總是會參考一些解釋,看各家註解時也要有我們自己理智的思考,想想這些的註解有沒有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印順導師為什麼從歷史性來看『如來滅後後五百年歲,有持戒修福者』?他引用般若經,是因為《金剛經》就是般若經的一部,歷史上也證實佛陀滅後的五百年,般若經確實在印度北方盛大流行。因此,導師認為以史實來看,應該是佛陀涅槃之後五百年。那麼,古時候的祖師大德為什麼大部份都認為末法時期的五百年,或是如果是從分三期的一千五百年來看,等於是像法時期的五百年呢?這就要從《大集經》中所述正法、像法與末法時期的狀況來理解了。正法一千年當中,剛開始的五百年,也就是佛陀剛涅槃的五百年內,叫作「解脫堅固」,堅固就是堅固不移,比丘有很多人解脫,所以叫「解脫堅固」。正法時期的後五百年,就是正法時期的五百零一年到一千年,這一段時間是「禪定堅固」,就是要修證阿羅漢的比較少,證禪定的人很多。

到像法一千年,又分二個階段,前五百年叫「多聞堅固」,因為前面正法一千年,比丘、比丘尼及在家居士都很會修證,很多人證得阿羅漢,這是以修行為重的;到了像法的時候都只愛聽經而已,不要修行,所以叫「多聞堅固」。像法的後五百年叫「塔寺堅固」,表示眾生只愛修福德,不愛聽經,也不要修行。那麼到末法時期呢?前五百年的時候,稱為「鬥爭堅固」,宗派之爭很嚴重。我們想想看,這樣的敘述有沒有符合現實?其實現在不是只有「鬥爭堅固」,也是「塔寺堅固」,多聞者不多,真正多聞者必須是信解堅固,這是不容易的。進一步說,有些人雖然也是喜歡聽經,但是要修行證阿羅漢,可能就比較難;雖然也是有些人在修行,但是要「解脫堅固」,就更不容易了。祖師們對於後五百歲的界定,可能是依《大集經》的內容而推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「如來滅後後五百歲,有持戒修福者,於此章句,能生信心。」由此文看來,有持戒修福者,就能夠得實信。如同導師從歷史的時間點而言,我認為應該是初期大乘之般若法門興起於東南方之時,部派後期的大眾部,對於律制不拘小節,甚至有些隨宜作法已破壞了釋尊所制出家軌範,於是提出持戒。又大乘的精神是從自我解脫的修行理念,走向以般若慧行菩薩道的不同立場,傾向崇尚佛德以及重於積聚福德資糧,因此之故,提出能持戒修福者是非常難得的,由此精進之力,就能夠生實信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種解釋也是有道理的,就是一千五百年後的像法時期,特色是多聞堅固與塔寺堅固,為鼓勵能持戒修福的人,進修般若法門,故說以此持戒修福為入手處,能得實信,這是以隨信行來證初果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其實「持戒」就是戒學;「修福」必須是對佛、僧有信心,而「於此章句,能生信心」是對法的信心,合起來就是完成了四證淨的內容。我個人認為如果是正法時期,離佛世還不遠,那時候隨法行的人比較多;在像法時期則因為對於佛陀的懷念增強,雖然對菩薩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,但是信心會有所不足,又恐受到傳統聲聞的排斥,故大乘法往往強調有信心者才能入大乘,如《法華經》〈方便品〉中說「以信得入」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管是指那一個五百年,重點是在談「如來滅後」,也就是說佛陀不在了,我們應該要如何修行才能生實信,本經就提出三個條件:在《講記》第47頁倒數第1行說:「如不持戒、不修福、不習禪慧,即不能於這甚深法門,得如實信了。」這是第一個條件。

[久集善根]

        經文:「當知是人,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,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。」這是第二個條件。由於有信解、持戒、修福,然後能夠悟入實信,這種善根不是一輩子就可修得的,是過去生已經修習很深厚的善根,所以才能在今天一聽到般若法,馬上淨信而無疑。《講記》第48頁第3行的解釋,可以讓我們好好的想一想:「在同一法會聽法,有的聽了即深嘗法味,有的聽了是無動於中;有的鑽研教義,觸處貫通,有的苦下功夫,還是一無所得;這無非由於過去生中多聞熏習,或不曾聞熏,也即是善根的厚薄。」

        這段解釋說明了利根、鈍根之不同,在於過去世有沒有薰習,而不是領悟的快慢,若是過去世沒有熏習,此世要很快地領悟所聽聞的經教會比較艱苦。

我們會不會想說既然如此辛苦,就乾脆不要聽?不是這樣的。如果我們要求解脫,一定要聽經法,而且要認真聽,要想到過去生已沒有熏習,今日辛苦點,未來世很快就會觸類旁通,能夠深嘗法味;否則未來還是不懂佛法,要領悟真理更遙不可及,對不對!現在要是不努力,怕辛苦,整日放逸、懈怠,不只這一世如此,下一世還是這樣,再下一世也不會變,這就叫輪迴。熏習不是偶然的,熏習是要靠功夫的,工夫要把它訓練成片,成為善法、清淨法的串習,雖然我們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在無量千萬佛所種過善根,但相信至少是於一佛二佛三佛四佛所種過善根,今日才有機緣能夠聽聞般若法門,而且信受不疑,所以我們不要妄自匪薄,要相信積少成多,久了自然就會善根深厚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後補充一點,有關於持戒修福的問題。

         持戒能夠止惡行、生正定,但是智慧從那裡來?除了要依正定的力量幫助內心去證悟實相之外,還必須要修福才能有因緣發展智慧,持戒則不一定能夠如此,為什麼?因為若只是持戒而不修福,因緣、福報不夠,可能沒有機會遇到善知識,也無因緣聽聞正法,智慧則無法增長。智慧若要增長,尤其是大乘的法空慧、般若智,必須要有一些福報,才容易體悟;另外也是要告訴我們不要因為學般若空慧,而否定世間善法的價值。

《大智度論》中講修學六波羅蜜,要與法空慧和慈悲心融合,如此方能證得般若;《金剛經》也特別提出修福,而且後面的經文常常比較七寶布施及受持四句偈的福德,意義是什麼?就是提醒我們要修福,不要因為學習般若而否定現實的世間,必須要依世間而得出世間,這也就是依世俗諦而得勝義諦。所以我們要去思考般若智慧與修福有什麼關係,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福報,如聲聞羅漢;反之,有福報之人,可以有更多的善因緣去利益眾生,也能幫助我們增長智慧。

        這一段經文與初學菩薩行有關,所以講得比較詳細一點。今天先講到這裏,下一次要談無常的問題,即已持戒修福者,之後就要去觀無常,從無常、無我中得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