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剛經》講座(18)

主講法師

見岸法師

李秀敏 / 李瑩 整理

◎舉聲聞為證

        今天講《金剛經》第九分。參見經本第26頁「一相、無相分」,《般若經講記》第60頁,導師則此分判為「舉聲聞為證」。什麼意思呢?之前第六分講「明心菩提」就是證勝義般若、無分別法性,也就是說能夠斷一切見惑,得無分別智。此是修證,所以叫「明心」,所證得的「諸相非相」,是三乘─聲聞、緣覺、菩薩所共入的。因此,經文才會講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。

       上次談過,一般注解本,都將「賢聖」解釋為三賢十聖,是指菩薩的階位,未將聲聞、緣覺納進去。可是導師在《講記》中寫到,「賢聖」是包括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三乘。因為,第九分的經文就是在說明聲聞者得無分別智、得離相無相之境界。從這裏可見導師的睿智。

        從般若思想的發展來看,初期大乘的《般若經》,並沒有排斥聲聞,也沒有把聲聞叫做「焦芽敗種」。在般若思想時代,當時是大小並暢,也就是聲聞乘的修行者,在當時還是很多,所以《般若經》含容所有的聲聞緣覺,把他們納入所教化的範圍裏面,它不排斥聲聞緣覺,因此《般若經》才會講二乘的「智」與「斷」,都是菩薩的無生法忍。

        這不是只有內心的包涵力就可以。佛法的根本是空性,從理則來論證的話,聲聞與菩薩所證的空性,本來是沒有差別的嘛!空性有差別,就不叫空性。因為一切法有生滅,是緣起相,法的本性是不生不滅,是空性、寂滅相。稱為「寂滅」,就是離差別相、無分別心。所以從空性來講,是一味的空性,只是聲聞羅漢從修我空觀入手,菩薩則不僅修我空觀,還要通達一切法空。但是也不是說聲聞者沒有法空觀,因為五蘊我也是一切法之一,我們的生命,也是宇宙萬有一切法其中的一項。既然這個生命是空無自性,就可以以此類推,推及外在的一切也都是無自性。所以,聲聞羅漢都能通達我空觀,離我執及離我所執,其中我所執也可以說是對一切法的執著。這樣看起來,其實聲聞跟菩薩所證的空觀,本來就沒有什麼差別。那麼,聲聞與菩薩的差別在哪裡?二者的差別有二:一是悲願的心,對眾生的救渡、利益眾生的心;二是法空觀的深刻與廣度有一些差別。所以佛陀講這一段經文的目的,就是要舉聲聞為證,告訴我們:就空性而言是共三乘的,聲聞人也可以證入明心菩提,也是證到諸相非相,離一切執著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這一分的經文可以分成兩大段:一、四果離相,說明聲聞的四果證位是離一切相的。二、須菩提所證,以須菩提所證之境界作證明。

◎ 初果離相

        先看「四果離相」的第一段「初果離相」:

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?須陀洹能作是念:我得須陀洹果不」?須菩提言:「不也,世尊!何以故?須陀洹名為入流,而無所入,不入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是名須陀洹。」

       這段經文是講「初果離相」。佛陀先問須菩提:「你覺得怎麼樣呢?證初果的人會不會有這種念頭說:我證到初果了!」須菩提回答說:「不會!證到初果須陀洹的人,他是不會這樣想的。」須菩提為什麼敢這麼肯定的說呢?他自己有經驗嘛!他是阿羅漢,是從初果往上進修到四果的,這是他自己的經驗。

        須陀洹就是「入流」的意思,通常解釋為「入聖人之流」。「入」就是預備或是參加、加入的意思。「流」是流類,這一類的人不是凡夫,是指不再來輪迴的聖者。什麼樣的人才能夠叫做聖者?起碼要得法眼淨,就是斷三界一切見惑,將見解上迷惑的錯誤、無明都斷除,在智慧上證得平等法性,這樣的人就叫「入聖者之流」。導師《講記》第61頁倒數第四行說:「但依本經,應這樣說:契入法性流,即悟入平等法性,所以名為須陀洹──入流。」。導師是說,從這部經典來講,應該從所證悟的法來看,須陀洹就是「入法性之流」。當然證入法性後有深有淺,即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聖者所斷的煩惱是不同的,但是一旦證初果,斷一切見惑,就已經開始證入法性,所以叫契入法性之流。這是從所證的法來看,一般的解釋是從這個人的身份與他跟凡夫的不同來看。我們將一般解釋,與這部經的精神綜合來談:如果從人來看,他就是已經進入聖者這一類了;如果從所證悟的內容來看,他就已經契入法空性了。兩種解釋其實沒有什麼差別,是一體兩面,只是切入的角度不同,能夠成為聖人,要看你是否能證到法空性。也因為你能證到法性,所以才叫做聖人。所以入流的意思,是入法之空性,也是入聖者之流。

         經文接著說:「而無所入」,意義為何?事實上,我們說有一個法空性的境界可以證入,這是從世俗的語言來講的;如果真正證入到法空性,就不會有所謂的誰證到空性,或是有被證入的空性,已經沒有能所的差別。為什麼?證入法空性,也就是證到見道位的人,最大關鍵在於離分別。什麼叫分別?就是將一切事物做相對的比較。例如:有「你」的概念,就有「我」、有「他」,有白就有黑,有男生有女生,有大有小,有長有短,有光明有黑暗,這是相對的。現在流行所謂的「灰色地帶」,不絕對選擇某一邊,可是灰色地帶就是與明顯色彩相對,所以凡夫的知識、生活,都是處在「分別心」的運作之下,相對是因為我們的分別心而呈現的差別相。進入空性之聖者,已離分別,因為他已進入空性,通達一切法無自性,既然無自性,哪來的長短、方圓、大小的區別?既然沒有相對區別,所以證到法空性的人,是不會有分別的。我們再進一步推論,既然不會有分別,他還會說「我已證入」,「我證入到一個空性之理」嗎?不會的。我們說初果聖者證入空性,稱為「入流」──入法性之流,可是並沒有一物可以稱為法性之流。這是我們世俗語言要表達這個人的心智狀態,就實際情況來看的話,他既然能夠證空性,就沒有所謂空性可以講,沒有什麼入跟不入的問題,所以是「而無所入」。

        入什麼呢?不入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是什麼意思?剛剛剛講過證悟空性的重點在於離分別。我們為什麼會讓分別心生起?一定是六根緣六塵。「入」就是接觸,而且產生了別的識,才叫入。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是六塵境相,六根緣入六塵境相,根塵相觸和合產生六識,六識一生起就叫做入一切境相,這時候六識開始產生分別了。例如:聽到有人唱歌很好聽,表示你曾聽過難聽的歌聲,才能分別出現在聽到的是好聽的聲音。有如參加法會,聽到師父把佛讚唱倒,為什麼知道?因為聽過正確的唱法,所以會分別,對不對?會區別是因為你聽到了,若是聽而不聞,會知道唱對唱錯、好聽難聽嗎?不會的!一定是很專心聽,叫做入,入聲塵,然後起分別。我們為什麼會入?是因為我們執著,聽到一個聲音,心就一直去緣那個聲音、分別那個聲音。所以祖師告訴我們修行要看好「六根門頭」。<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>說「都攝六根」,為什麼要都攝六根,不是叫我們不要看,不要聞,不要吃,而是在緣六塵的時候,不以煩惱雜染的心識入到六塵裏面,而是以「明」──正思惟,讓根境相接觸,接觸而不起分別,不起分別即是不入。今天看到一幅佛陀的畫像,很莊嚴,可是我不對莊嚴的畫像起執著,會生歡喜但不生執取,我只看到它的相就是這樣;這是一幅山水畫,有青色的山、綠色的樹,下面有一條河流,河流上面有座小橋,內心清清楚楚,明白這圖樣,心很安靜祥和,看完之後不會產生不好的煩惱雜染心。聖者在生活中,看的時候很專心的看,聽的時候很專心聽,理解明白之後,不生煩惱,乃至需要實際行動時心也不生煩惱,結束的時候就更不會將結果放在內心了。我們現在不是這樣,看的時候不專心看,聽的時候也不專心聽,離開的時候都想要延續,這就是我們的「入」,有時後已經離開所緣,但是心還在所緣當中。證入須陀洹之人,他的心離分別、離執著,對六塵境不會起差別相,所以叫不入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這樣的人已經有無自性分別的境界,達到無分別智的情況,稱為須陀洹。

        須陀洹是七番生死才會入涅槃,既然他證悟到法眼淨,證得法性,為什麼還要有七番生死呢?是因為煩惱的斷除問題:須陀洹已斷三界的一切見惑,可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三界的思惑未斷。什麼叫思惑?思就是思考,就是行為上的煩惱、習氣,須陀洹還沒有斷除一些業習,他的智慧、見解雖然已完全契入法性,可是尚有一些行為習慣還沒有斷除,因此就必須再來七番的生死,在這段時間中逐漸斷除三界思惑。各位要切記,會有行為上的不善造作,是因為有觀念上錯誤的執著,才會去造作身語意業;如果沒有執著,就不會造作新業,可是舊的業還是存在。須陀洹因為已經斷了見惑,沒有思想上的錯誤,得到正見,但是行為上的習慣性惑業還在,必須將之斷除,才能究竟解脫。這些三界的思惑,它的力量,最多讓初果聖者再來七次生死而已,所以七番生死之後必入涅槃,這是與他所斷的煩惱內容有關。

◎ 二果離相

        下一段經文是二果離相。

接著佛陀又問:『須菩提!於意云何?斯陀含能作是念:我得斯陀含果不』?

須菩提言:『不也,世尊!何以故?斯陀含名一往來,而實無往來,是名斯陀含』。

斯陀含,又稱「二果」,佛陀問說:證到二果的人,他會起「我證到二果」的念頭嗎?須菩提以他的經驗,回答佛陀說:不會。為什麼?因為「斯陀含名一往來,而實無往來」。這個是關鍵,既然初果已離分別,二果聖者也是離能所分別的,不會認為有我所證的二果在,或是我是證到二果的人。斯陀含是「一往來」之意,簡稱「一來」。為什麼叫一往來?還是與他斷的煩惱有關。《講記》第62頁第四行提到:「證二果的聖者,斷欲界修所斷惑六品」,「修所斷惑」就是思惑,也可稱為修惑。欲界的修惑有九品,二果聖者雖斷了六品煩惱,可是還有下三品未斷,這三品的力量,讓他還要來往天上人間一次。為何不能一次斷完,要分二次才能斷完呢?因為欲界煩惱粗重很難斷,欲界惑有五欲、男女之欲,還有種種的欲樂,所以不好斷。我們明知不應放逸懈怠,可是如果事情來了,心就癢癢的。例如明知不可貪吃豆干,看到豆干還是想吃,欲界煩惱難斷就是這樣,說好不看電視,可是電視劇一上演,還是跑去看。有些事情不是什麼壞事,與惡業無關,可是也無益處,但是要斷除並不容易。欲界的煩惱因為與我們的習性相合,要斷除當然會很辛苦。所以才九品〈類〉的煩惱,證二果時,只能斷除六品,還有三品的力量,會讓他再來一次欲界人間,這叫做一往來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既然會再來天上人間一次,為什麼是「實無往來」?它的解說其實與入流的「而無所入」一樣。《講記》第62頁第六行:「但在聖者的現覺中,沒有數量可說,沒有動相可說」。動相與數量都是相對的,「動」就是去東邊、西邊,南邊、北邊,天上、人間,這是相對的;數量也是,一與二,一加一等於二,比一多叫做二,可是沒有一那來的二,因為有一才知道有二,有百才有千,所以數字也是相對的。可是聖者在現覺證量的當下,他已經離分別了,他知道一切法都是沒有自性,一有自性就會有二,沒有自性也就沒有所謂的一與二、來或去。來去如果有自性的話,我們就定在這裏,不可能來,也不可能去。去與來既然無自性,所以也沒有來去的概念,或實質的來去存在,廣欽老和尚曾說:「沒來沒去,沒代誌(台語)」,應該就是這個意思。雖然還要一往來天上人間,但是以二果聖者的證量程度來看,沒有所謂來去的觀念,認為自己來了,自己去了,自己到天上,自己來人間。如果他有這樣的念頭,就是著往來的相,著往來的相,就有分別,初果都已經沒有分別了,何況是二果?所以名一往來,就是「實無往來」。實是就勝義來講,也就是二乘聖者的現覺中,沒有所謂的往來不往來的問題,又叫做「離相」,離往來之相,故名斯陀含。如果他還認為自己會往來,去執著自己會往來一次,就不叫斯陀含。

◎ 三果離相

        接下來是三果離相:「『須菩提!於意云何?阿那含能作是念:我得阿那含果不』?須菩提言:『不也,世尊!何以故?阿那含名為不來,而實無不來,是故名阿那含』。」這段經文的要義與前面說的一樣,佛問:阿那含能不能動「我得阿那含果」的念頭?須菩提說不會,因為阿那含叫做不來,不來人間受生,他把欲界的修惑都斷除了,沒有欲界煩惱,當然就不會來欲界受生,所以叫不來。不來受生,到那裏去?他還沒有出三界,他在色界四禪天的阿那含天,也叫不還天,三果聖者都在那裏,在那兒斷除色界無色界的煩惱,證阿羅漢。

         就事相上來看,所謂三果聖者往生,就到阿那含天,但是「而實無不來」沒有所謂的不來,《講記》第62頁倒數第三行:「沒有真實的不來者,是我空;沒有真實的不來法,是法空。」沒有一個人來與不來,叫「我空」,我們認為他一定會來、一定不來,是認為這個人他有自性。有自性見的人,會認為有一位聖者不再來人間受生,這是認為聖者是實在不變的,有一個自性。事實上,沒有一個不來的,是「我空」,沒有一個真實法,沒有一個他所證悟的法,就是「法空」。《講記》第62頁倒數第二行:「阿那含深入法性,不但不著來相,也不著不來相」。下面的解釋蠻有意思的:「一般以為來去是動的,沒有來去,那即是不來(不去)的靜止了。其實,不來(不去)即是往來;如果沒有來去的動相,那裏還有不來不去的靜止相!」。比方我從住處開車子來講堂,來講堂不來講堂是動相,我若不來講堂也就不會回精舍,不來不去就是靜止的。這是我們一般人的想法。可是從佛法來看,其實不來不去就是「住」,沒有什麼相對相,如果沒有來去之動相,那裏還有不來不去的靜止相?可是我們會執著阿那含叫做不來,他不再來人間受生的這個相,所以他叫不來。事實上,他既然不再來受生,就沒有什麼來去之相;他沒有來去之相,也就沒有什麼不來不去之相。其實佛法的般若思想有一個特色,就是打破我們慣性的執著和慣性的思考。說空性,是因為眾生都執著於有,因為我們執著於有、執著於相,所以才會輪迴。今天要超越輪迴,就要打破我們慣性的執著,打破慣性思考。這很難學,我們往往會認為不來不去就是靜,就是不動,但是佛陀告訴我們,既然沒有動,就沒有靜,不去不來也不叫靜,沒有來去的動相,就沒有不來不去的靜相。這句話蠻深的,大家要去思考。

       「而實無不來」,因為我們既定的觀念,把不來當作一個結果,之前二果還會來去,所以三果斷了欲界煩惱,他就不來了。事實上,從斷見惑的時候開始,聖者已經無分別,就沒有所謂來不來的想法。如果他還有「不用去,不用再來受生」的想法,他就不是阿那含。我們凡夫會有一種念頭說:我會到六道中那一道去投胎,去人道、地獄、餓鬼,還是畜牲道去輪迴,可是如果離了分別見、自性見,了悟沒有一個生命的主體在輪迴,這個輪迴也不過是因緣和合而生,因緣和合而散,當能夠了悟到這個道理時,在事相上雖有輪迴,理性上通達沒有輪迴的實在性,就叫離分別、離自性見,證空性。一個人有能力證到空性見的時候,我們在外面旁觀的人看到他不會再到三惡道去輪迴,可是他自己沒有這個觀念說不用去惡道輪迴。他如果還有這個觀念說我不用去惡道輪迴,表示他還認為有一個主體在輪迴,我們旁觀者認為他不用再來人間受生,可是從他的角度來看,他覺得還有來去的話,就不叫阿那含。如果還有來去之念,表示還有一個生命來來去去,那麼他欲界的修惑尚未斷盡。《講記》第63頁第二行:「緣起法中,靜不能離動,離動的靜止不可得;動也不能離靜,離靜的動相也不可得。」動靜兩者是相對的,一個產生,才有另一個。動也不離靜,離靜的動相也不可得。緣起法是世俗諦,世俗動靜是相對的,有動就有靜。因此一個阿那含聖者也可以從世俗緣起法當中透徹到無自性空,他超越了動靜,也就超越了所謂來去與不來不去的問題。所以一個通達性空離相的聖者,是不會自認有不來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今天這一講的重點就在「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,不入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」,這句話其實比較好懂,接下去的是二果與三果,「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」,「名為不來,而實無不來」,回家大家多思惟到底為什麼?從聖者所證悟到的空性的特質去思考,因為斷見惑、證見道位,他證到空性,空性是一切法無自性,為什麼證悟到一切法無自性,他就無不來?這些回去再想想,今天到此為止,下次再談四果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