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剛經》講座(8)

主講法師

見岸法師

李秀敏 / 李瑩 整理

般若道─ (一)開示次第

        般若道次第分兩大段,一是「開示次第」,二是「勸發奉持」。開示次第就是開示修道的次第,又分成三項:請說、許說跟正說。須菩提先「請說」,向佛陀請法;接著佛陀允諾,稱為「許說」,佛說法大多是先請後說的;第三是「正說」,即佛陀對所請之問題做詳細的解說。以上是依印順導師《般若經講記》中所列之科判而言。

[一、請說]

        請說的經文是:「時長老須菩提,在大眾中,即從座起,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而白佛言:『希有世尊!如來善護念諸菩薩,善付囑諸菩薩!世尊!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應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』?」請看《講記》的第26頁,經文第二分開始。

[釋長老]

        能被稱為「長老」的人,必須有具足以下的條件:第一,戒臘高,出家年資長。佛門中有尊重上座之倫理,就如同儒家所言「聞道有先後,術業有專攻」,對比我們早修學佛法的人,都心存敬意;第二,要有德行,品德高尚,能為人表率;第三,能持淨戒,身口意不犯惡;第四,能理解深刻的佛法;第五,最好能夠證得道果。具備這五個條件,才能被稱為長老。中國人是敬老尊賢的民族,在家族中輩份高、年齡大的人,晚輩們就會尊稱他為長老,家族人中若有爭執,就會請長老出面仲裁。但是佛門中的長老則不以年齡為單一標準,而是重在其是否有修、有德、有持戒、能悟解佛法、能證道果,因此在佛世時,能稱為長老的,有比丘也有居士,通常都有其殊勝之處,例如給孤獨長者是布施第一,目犍連神通第一,舍利弗智慧第一,也有說法第一的,也有修證持戒第一的等等。可以這樣說,「長老」一詞在佛經裏面出現,是指有特殊的德行的人,不論其是在家或出家的身份。

[釋須菩提]

        須菩提在般若法會上,向來都是當機者,因為須菩提是「解空第一」,理解佛陀所說的空理是最為殊勝的,具足空性見,最容易契入佛陀說空法的精神,所以叫「解空第一」。有人說他是聲聞行者,不是菩薩,怎麼能夠跟佛陀問答大乘法義呢?其實在佛陀的時代,阿羅漢們是有多種性向的:有行菩薩行的;也有了解大乘義,但不行菩薩行的;當然也有不發菩提心,只想要修解脫道的。因為在佛陀時代是以出離為修行的主流,學習釋迦佛的精神,在四十五年(另一說是四十九年)中不斷教化眾生的比丘很少,了解大乘義的更少,須菩提就是其中之一。他了解大乘義,又有慈悲心,所以常常出現在初期的大乘經典裏面。般若經典的主題是在修證智慧之後,要力行菩薩道的,而不是單單只有強調智慧而已,得到無上智慧的目的是為了要利益眾生,須菩提符合這個條件,所以他是當機者。

        「須菩提」是梵語的音譯,義譯為「空生」或「善現」。為什麼叫空生呢?傳說他出生的時候,家中的財寶全部不見了,因為財寶化為空而出生叫「空生」。為什麼又叫「善現」?在他出生之後沒多久,家中原來消失的金銀財寶又出現了,所以叫「善現」。這個傳說代表什麼意思呢?大約有二種意義:第一是說明了須菩提的身份,他家中很富有,而且是屬於婆羅門階級。第二是須菩提從小就與眾不同,聰慧過人,在他出家後又善解空義,當其證成了阿羅漢,後人即將其出生的過程神秘化,認為他自小就生活在空性之中,對世間對寶貴之財物,能看透其不實之性,知道財物只是暫時地假有存在,所以才有這一段財寶消失又出現的傳說。因為須菩提出家後很快地了解空性,契入佛陀所悟到的般若實相,所以在大乘經典裏面,對須菩提向來都很敬重,有的經論甚至說他是「大權菩薩」,是菩薩的境界,不過為度眾生而外現聲聞身而已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佛陀的弟子當中,如果有比較特殊的、行菩薩道的,往往會說他們是大權示現。也就是說他們其實是菩薩或如來而示現聲聞身。例如《法華經》卷四〈大正9p.28a〉中佛陀說富樓那是「內秘菩薩行,外現是聲聞」一樣。在《大唐西域記》裏面,有一段記載提到須菩提的本位是青龍陀如來,所以他是果後因行,大權示現。本來已經是如來了,為什麼要示現菩薩因行呢?因為釋迦佛成佛了,須菩提要來輔佐他,這是《大唐西域記》記載的傳說,也就是西域地區的傳說,這其中透露出,西域的大乘佛教,把釋迦如來身邊的這些聲聞弟子給菩薩化了,甚至認為他們本來已經證得如來,是古佛,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,是過去正法明如來,用輔佐釋迦佛教化眾生的說法,來闡明「一佛出世千佛護持」的道理。十五年前,我剛出家時,家師曾對我開示道:「你一個人要出家啊,其實有無數個人在護持你。」要我能心懷感恩,心裡要念著這些人都是成就我的菩薩;今天各位可以學佛法修菩薩行,也要以這樣的心情來看待周遭的人,感謝他們,我們今天可以修行,是由千人來護持的,所以更要精進修道,常常聽聞佛法,如實修行,要有這種志氣,要能夠不辜負眾生恩,不辜負家人的護念。反之,我們已經有因緣修學佛法,又沒有逆境阻礙,卻時常懈怠,提不起心力用功,那就真的是枉費諸佛如來的苦心,眾生的護持了。這是跟各位分享從《大唐西域記》裏的傳說中,得到的反省。

[請法儀則]

        「肩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」,這個動作是佛陀時代,弟子向如來問法的禮儀,也可以說是印度當時對尊敬的人所行的禮節,這是很慎重、很莊嚴的禮儀。比丘〈尼〉們平常穿著袈裟,早晚比較寒冷時,或是外出時,會用衣把兩個肩膀蓋起來,但是要向佛陀請問法義的時候,一定要偏袒右肩,袒露右肩對印度人來說是恭敬心的表達。這種行為在中國就不容易被接受了,因為儒家向來認為袒胸露背是粗俗的、不禮貌的行為。中國古時候把北方的異族,非中原漢民族的人稱為「胡人」,天竺僧也稱為「胡僧」,所穿的衣服稱為「胡服」,右膝著地稱為「胡跪」。漢人跪拜是雙膝著地,而清朝的大臣去拜見皇帝,卻是單膝行禮,可見這是不同民族的不同禮節、不同文化。不必然一定要將這些動作,做法義的結合,像右肩、右膝代表正道等等,甚至去記憶它,重要的是要知道這種禮儀的來源。

[稱讚如來]

        須菩提跟佛陀說什麼呢?首先讚歎如來,他說:「希有世尊,如來善護念諸菩薩,善付囑諸菩薩。」世尊出世是很悉有難得的。如來有三種意思:第一是「如實道中來」,實道就是實相之道,表示他已經能夠體悟實相,實相的體悟是從實道中修證而來。第二是「如法相而解」,一切法的差別相,他都能夠了解,所以上面所說的「如實道中來」,其實就是證得空性,就是能夠了解到空性之理;那麼「如法相而解」就是能勝解一切法的差別相,能夠理解現象界的假有。第三個「如法相而說」,不僅了解,而且還能夠說,說一切法之真實相與差別相,讓眾生得以明白。所以「如來」的意義是從果德、所證的悟境而言,一個人被稱為如來,他必須要有這三個條件:悟到真如實相、知道一切法的差別相、能夠善巧方便說一切法,如此才能稱為如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從人來看,這裡所說的如來是指釋迦佛;從佛的三身來說,是應化身如來,不是法身如來、報身如來。為什麼?因為這一段話是對於釋迦佛的讚歎,指的是入城托缽、乞食,回來吃飯,吃完飯洗腳,洗完腳打坐,很人間性的釋迦佛,在大乘佛教中,把這個人間性的佛陀判為「應化身」,而因為證悟真實法性而感得的報身佛,必須到地上菩薩的境界才能得見,所以把他解釋為法身如來的時候,法身是無形無相的真理,那這樣跟前面的發起序就不太相應、不太符合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再來講「護念、付囑」的解釋。祖師的註解有兩層意義:第一個意義是從對象的程度不同來區分護念與付囑,也就是從釋迦佛所要護念的對象的程度來區分護念與付囑的意義。首先說佛所「護念」的人,是已經久學而入正定聚的菩薩。什麼叫做「正定聚」?也就是得「正性離生」,指已證見道的菩薩,得入聖道涅槃,離煩惱異生,所以叫做「正性離生」。以聲聞乘來講,就是斷見惑畢竟不退,證初果以上,也可以指阿羅漢;以菩薩階位來講是十信位以上。

        為什麼如來護念的菩薩,是已入“正定聚”的菩薩?因為他已經契入佛道,能夠斷一切見惑,如來要善巧的護念他,而且要讓他明白他已經有這個程度,甚至有的時候,諸佛如來會為這樣的菩薩摩頂做為護念,經過如來的護念,他更有信心,能夠往十住以上繼續修證。

        這就好像您的孩子考試考第一名,您會給他摸摸頭,說:「你很不簡單啊!很聰明,真棒!」對不對!然後更加的愛護他,要孩子晚上不要太晚睡,煮營養的東西給他吃,常常讚美他呀!同理,這是如來心疼已經入菩薩階位的這些菩薩們,給他們信心,給他們鼓勵,所以是護念。

        再來要說佛所善「付囑」的人是誰呢?是還沒有入正定聚的初學菩薩。付囑其實就是有教誡、叮嚀、教導、告誡的意思,教誡菩薩說您還沒有入正定聚喔!還沒有斷見惑,入見道位喔!不要捨棄菩薩道啊!要勇猛進修啊!

        以上是從第一種意義來看,「善護念諸菩薩、善付囑諸菩薩」中的兩個菩薩是依程度、依修行的程度不同來分的。第二層的意義,是從目的不同來分。釋迦佛「護念」一切菩薩並不分修行的程度,而是他護念菩薩目的是要使這些菩薩們,能夠自己在佛法中得大利益,所以鼓勵他、攝受他,讓他有信心,讓這些菩薩自己得到利益。可是「付囑」呢?是菩薩已經能夠住持佛法了,希望他能夠住持佛法,能夠依著佛陀的足跡,來教化他人,轉教他人,這種心情叫「善付囑」諸菩薩。「護念」是要菩薩好好的修行,利益自己;「付囑」是要菩薩能夠利益眾生,轉教他人。短短兩句經文,從如來的教誡當中,可以分出這二種不同的意義。因此呢,須菩提讚歎言「希有世尊」,是感受到如來教化的心意。

[請問二個問題]

        讚歎如來之後,接著須菩提要問問題了:「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應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這句話裏面有一個名詞叫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」,「阿耨多羅」就是無上;「三藐三」就是遍正;「菩提」就是覺,所以也可以翻做「無上遍正覺」,或是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就是如來的意思,所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就是發成佛的心。一個人為什麼要成佛呢?發心成佛一定與救度眾生有關,因為要發心成佛,這種大菩提心是從大悲心生起的,大悲心如何生起?是因為眾生有苦難才生起,眾生沒有苦難無法生起大悲心。如此推論起來,可以知道:因為看到眾生有苦難,菩薩要救度眾生,發起大悲心,從大悲心當中生起菩提心,所以有經文云:「菩薩但從大悲心,不從餘善生」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來,須菩提的兩個問題,在諸家的解釋裏面,大概分成兩類解釋,《講記》29頁的倒數第三行提到,「應云何住與云何降伏其心,可通於二義」。那兩類呢?第一、立成佛的大願者,應當怎樣安住內心?怎樣降伏其心?這是已經發菩提心的人,這想要成佛的心,如何安住?以及在修行的過程中,如何降伏他的煩惱?第二類就是還沒有發心的人,他要如何安住他的心?如何降伏他的心,纔能發起成就菩提心?這種解釋是在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印疏》中說的,它是從因來看,比較不同。從以上的解釋當中,我們可以明白:一個人發菩提心之前,要安住其心,降伏其心;發菩提心之後,也還是要安住其心,降伏其心。

        什麼叫做「住」?龍樹說,「住」是「深入究竟住」。但「深入究竟」是什麼意思?是指能夠深入佛法的究竟義理,在究竟真理中安住。如果從上述第一個意義來看的話,就是說已經發菩提心的人,他在行為上,動、靜、語、默、來、去、出、入、待人接物當中,要如何讓菩提心不變、不退、不消失,安住於究竟實相中,不墮入凡夫外道,所以須菩提問「云何住」。既然要讓菩提心不退,必須要先能夠堅固正念。換言之,必須知道眾生的菩提心為什麼會退?那是因為我們有煩惱顛倒、妄想執著,容易受外在的影響、束縛,讓心只想到自己,不會感受眾生苦難,這些煩惱、顛倒、妄想、戲論,要把它拿掉,菩提心才能夠持續,這樣就是「降伏」。當降伏這些顛倒、妄想、戲論之後,這些煩惱垢重洗乾淨了,把它降伏了,心就安住了,菩提心當然不退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要想安住自心,必須要先降伏煩惱。「安住」是住於正道、住於正法;「降伏」是離開邪道,離開邪法,離開顛倒。一個正一個邪,一個正道一個顛倒。「住」也可以說是不違背法性,不違背佛法的本質,不違背真理;「降伏」就是不越毘尼,不違背戒律。能夠具足律儀、安住於律儀,有戒律來支持、提醒我們,內心就不會執著,可以遠離顛倒、妄想、煩惱。這是「安住」與「降伏」的關係,是菩薩要努力實踐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前面講要如何發阿耨多羅三藏三菩提心,其實只是解釋「願菩提心」。要能夠發了這願菩提心之後,還要著重在如何「安住」與「降伏」上面,也叫做「無住」與「離相」。因為住是安住法性,法性也就是空性,能勝解空性即無所執著,故也叫無住;當對一切事物無所住,無所執著的時候,也就一直能安住在法性當中了。反之,內心有空性的智慧,將不會被外相所迷惑,能離一切差別相的執著,即可讓一切煩惱不生,遠離顛倒 妄想、戲論,因此可以說「云何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其實也就是離相、無住法門。

        離相、無住法門,在根本佛教時代,佛陀常常講這個法門,讓眾生遠離一切我執、我所執,才能夠解脫。我們必須知道「安住」與「降伏」這兩個問題,就是在發菩提心之後的修行功課,而有了願菩提心,才能夠進入行菩提心,紮紮實實地實踐六波羅密利益眾生,在實踐的過程中,漸漸成就法空慧,到最後圓滿勝義菩提心。因此,如果沒有先「安住」、「降伏」自心,這三種菩提心的次第就無法圓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反過來講,如果照《心印疏》的說法來看,一個人還沒有發心的時候,他如何發心?如何能夠透過安住與降伏法門,讓這個人可以繼續來發心?或者是這個人發心之後退墮了,如何再修安住跟降伏的法門,讓他已退墮的菩提心再生起來,這也是同樣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到這裏為止有沒有問題?沒有的話,今天就講到這裏。下禮拜講下一段的佛陀說的許說。在許說這部份,也有一些很重要的義理要跟各位解釋。回去之後希望各位同學有空就多讀誦《金剛經》。久了就會覺得這本經其實不難懂。我們會覺得難,是因為它的文字比較簡要,所以會覺得不好懂,如果像今天一樣,慢慢地把每一句每一字拆開來解釋,就容易明白,所以回去先多讀誦,讓自己熟悉經文,以後要理解就不困難了。